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寻找建文帝,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什么意思

       这东西还有什么可说道的?

       “缺页了。”

       宁帆淡定开口,认真看向屏幕。

       “怎么可能会缺页?”

       “看最后就知道了。”

       宁帆说完,乘风破浪不敢停顿,连忙翻到最后一页。

       画面停顿下来。

       众人都看着郑和航海图皱起眉头,书页最后一侧果然和宁帆说的一样,是匆匆结束的痕迹。

       一几句普通的航海日志记录之后,突兀出现三个字。

       “臣顿首。”

       笔走龙蛇,字体与前面的蝇头小楷不太一致,显得格外不和谐。

       慌乱地都不像是在海浪中写下出来的,更像是交卷到最后一秒惊鸿一瞥看到的填空题答案。

       “这是怎么回事

       “这要是按常理的话,不应该是这样吧?”

       “自然。”

       宁帆开口,淡淡解释道。

       “通常情况这些内容都是郑和一个人记载,不可能有第二人知道这些事情。”

       “不过在一种情况下例外。”

       “那就是郑和身亡之后。”

       “史料记载,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去世,当时已经是宣德八年,距离郑和第一次出海已经过去了二十八年。”

       “许多学者在研究的时候都在关心郑和这些年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可是很少有人去想郑和为什么要出海。”

       “从时间来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永乐三年五月五日,此时郑和父亲去世不久,朱棣还派人重新撰写了墓碑铭文。”

       “这个人的身份也很特殊,叫李至刚,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与解缙私交甚好,还担任过左春坊大学,编撰过《明太祖实录》。”

       “这在古代是极其罕见的行为,基本上表示郑和是皇帝自己人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往前找郑和的生平,也只能找到郑和在靖难之役可能做出过巨大贡献。并于建文四年,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而在明史中还有明确记载,永乐元年,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是请的妖僧姚广孝做序。”

       宁帆话音落下,

       “怎么可能?”

       他们虽然不清楚刚刚宁帆说的第一个名字是什么情况。

       可是能够和解缙私交甚好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另一方面。

       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名字,在古玩和历史圈子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精通三教文化,甚至还有文学、军事造诣堪称是全才。

       而且在去世后由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这种身份的人给郑和刊印的佛经做序,要是按照一般情况是绝不可能的。

       可是郑和不仅做了,而且看起来毫无难度。

       这就有些太反常了。

       不少宝友都讨论起来。

       “一个太监,就算是立了寸功未立就有这个功绩,这也离谱。”

       “别说是靖难之役中有功,这就算是从龙之臣,给的待遇也足够了,不至于,不至于。”

       正常讨论外,还有些不知道哪里来的脑洞。

       “要我说,这郑和不会是朱棣的私生子吧?”

       “做梦呢?朱棣能让自己私生子去做太监?最差也是像是沐英那样给一个封地吧?”

       眼看宝友们越说越离谱,宁帆打断宝友们的猜测道。

       “宝友,你们这猜的都不在点上。”

       “郑和没有你们想的那种身份,只是恰好参与了一项很隐秘的事情罢了。”

       “整个郑和下西洋,也都是在这个事情上做的安排。”

       “什么事情?”

       宝友们都想听听有什么事值得这么兴师动众。

       居然值得朱棣一登基就安排人准备,甚至在永乐三年就开始。

       这时候天下都还没完全安定,什么事情这么急?

       倒是有些宝友眼神停顿似乎想到什么,可是没等他们询问出来,宁帆的声音就悠悠响起。

       “寻找建文帝。”

       轰

       所有人都觉得脑袋被人来了一闷棍一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还会有这个结果。

       可偏偏是这么无懈可击。

       寻找建文帝。

       的确,在朱棣刚上位的时候,这的确是一个天大的事情。

       毕竟朱棣名义上是靖难,实际上是造反。

       决定史书采用哪个说法的就看朱允炆和朱棣两个人的交锋结果。

       如果朱允炆再无消息,那么史书就是朱棣说了算。

       可是只要建文帝发出任何旨意或者现身出面说了什么,那史书上只会记载朱棣造反。

       见宝友们都明白过来,宁帆微微点头。

       “我们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建文帝的去向还是很好分析的。”

       “可是对朱棣来说一天不确定建文帝的下落,他这个皇帝就一天不安稳。”

       “就像是你虽然拥有十亿的财富,可是总觉得会窜出一只追杀你的蜗牛一样不安。”

       “这种情况下,朱棣让姚广孝秘密组织人手,去往各地寻找建文帝。”

       “其中包括八方十五支队伍,除了陆地上的队伍,海上也有一支,就是郑和带领的船队。”

       “如果你们知道郑和下西洋带的人员数量就知道这是多么离谱的一个事情。”

       “明永乐三年,成祖令郑和下西洋,船队共有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

       “在第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顺手灭了几个海盗,还帮助几个战乱的小国家恢复了国家统治。”

       “你们不会觉得,这么多人出去就是为了对外贸易吧?”

       “这一方面是朱棣想要寻找建文帝,另一方面也是对外展示自己的武力,就像几百年后日不落国飘满海洋的军舰一个道理。”

       宁帆说完,众人全都沉默。

       这个事情他们此前还真没想过,不过这么一想倒是合情合理。

       “那……后面总不能都是寻找建文帝吧?”

       宝友们产生一些疑惑。

       宁帆挑眉,淡定开口。

       “当然不用,除了前两次,后面更多的是朱棣看到下西洋的丰厚收益,这才开始了对外进行财富扩张。”

       “而手册上面,关于贸易和航海的都存在,可以判断出被销毁的这一部分内容就是当年寻找建文帝的事情。”

       “只是不能宣之于口,所以直接销毁。”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宁帆说这个手册不一般,居然还有这种事情。唐奇胜更是干脆要了联系方式和浪大副私聊谈收购的事情。两样东西看完,自己也该休息了。

       正要睡觉。

       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未知号码发来的消息。

       “三点半,听响的金货,老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