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清初八大皇商,压垮明朝的稻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这个不属于考古啊。”

       宁帆看着屏幕一脸平静。笑得格外麻木皮。

       听听这话,是人说的么?

       明明自己刚刚说要用考古解决问题,现在又说这不是,闹着玩呢?

       宁帆看着宝友的疑问摇起头。

       “刚刚半两金说的只是根据五帝钱推断出来的卦象。”

       “卦象只能确认为什么要埋这些五帝钱。”

       “真正要发现身份的时候才需要考古相关的知识。”

       “原来是这样,是我浅薄了!”

       “不好意思,我还以为是直接算卦就算出来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茬。”

       “坐等。宝友们纷纷开口,等着宁帆的解释。

       宁帆也不急着说,让半两金继续分析她看出来的卦象。

       “这还需要看么?宁大师你不是知道了?”

       半两金有些错愕。

       从宁帆之前表现出来的手段来看,算卦的手段不知道比她高了多少。

       怎么会偏偏让自己先说。

       正疑惑着,突然看到私聊中多出条消息。

       “文王占卜要济天下才能提升水平,你来算。”

       “这……好么?”

       半两金心头一暖,明白了宁帆的心思。

       接着脸色微变,没想到他连这么隐秘的事情都知道。

       “不过宁大师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一脉的规矩的?”

       “赶紧开始吧。”

       宁帆没有解释。

       这种系统直接指点开挂一样的存在,不足为外人道!

       半两金见状也不好多问。

       看着眼前的卦象默默掐指算着什么。

       半晌,开口道。

       “五行八卦相对应的时候,巽、震为木,坎为水。”

       “水木交换,为水生木,两两相生,一共有四种变化,就是我刚刚说的风水涣,水风井,雷水解,水雷屯。”

       “分别对应的是巽坎相对和震坎相对。”

       “四种卦象本来各有解释,但是年月太久,起卦的顺序没有流传下来,只能根据四卦相连处分析。”

       “水为财,木为根。”

       “水生木就是这个起卦人是商贾之家,想要利用手中财产保住根本。”

       “如果这个推断没错,那么结合卦象就可以推断出起卦人的身份。”

       “明代富商,清军入关后财物遭到冲击却还没有出现大的危机,只是下定决心开始韬光养晦,维持家族稳固,以求突破困局,草木更新!”

       众人听着话都有些愣住。

       从埋五帝钱就能推断出这么多东西么?

       这也太神奇了吧?

       纷纷询问宁帆这个是不是真的。

       “基本没问题。”

       “起码身份解释是对的。”

       有了宁帆开口认证,众人全都变了脸色,再看半两金的眼神都恭敬起来。

       以前他们只以为半两金是个算卦有点厉害的小姑娘。

       现在这么一看,居然是连宁大师都觉得算的有些准的大师。

       众人心思活络起来。

       他们之前见识过宁帆算卦的本事,尽管宁帆自己不承认这是算卦。

       可是卦象分析的那叫一个科学。

       不少人都明里暗里找了宁帆希望请宁帆出手算一卦。

       不过宁帆对于来的人都是一个回复。不算命,谢谢!”

       关键是还是自动回复。

       这让很多人是真真没了脾气。

       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让宁大师都说好的算命师。

       众人当即就是一套关注加私聊。

       要不是还等着听宁帆介绍这个商人的信息,他们恐怕都能直接去求半两金加急算命。

       “宁大师,半两金小姐姐的卦象解释了,您这边考古是不是也可以开始了?”

       “是啊,是啊,都在等着呢!”

       “想看看这是什么人能做出来这么大的局!”

       宝友发出消息,

       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能费这么大心思收集大五帝来布下风水局的一定不是一般人。

       而且,他们也想看看宁帆是怎么推断出人家的。

       宁帆看着画面,淡然开口。

       “这些五帝钱的主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晋商,范永斗。”

       这名字出来,

       “没听过。”

       “我只听过沈万三和乔致庸,这个人还真不知道。”

       “宁大师,这个没什么名气吧?”

       眼看着宝友们都在讨论范永斗的身份,还都猜的细碎,唐奇胜坐不住了,跳出来解释起来。

       “宝友,宁大师让你们多读书是对的!”

       “范永斗这可不是无名之辈!”

       “清朝八大皇商之首,后世称其为明亡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朝灭亡不是崇祯的锅么?”

       “是啊,最不济也是那些朝廷大臣尸位素餐,和一个商人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这夸张了吧?”

       “皇帝昏庸、东林党和阉党党争、李自成起义、袁崇焕之死还在前面,这哪个不比商人重要。”

       “这锅甩的有点大了吧?”

       宝友们还在讨论,唐奇胜的消息继续发出。

       “或许有甩锅的嫌疑,毕竟历史的发展是多方面的。”

       “但是你们了解当时的贸易手段后就知道这个说法也是有原因的!”

       “据《清实录》记载,天命三年,时有鲁、晋、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城贸易者十六人。”

       “当时可还是万历四十六年,这么多的商人都在后金大本营,说明做生意的远不只是晋商一家。”

       “可皇商都是晋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熟悉。”

       “这就得说这些晋商的发家史!”

       “明朝时,晋商通过经营边防军需物资起家,后借助地理优势与后金展开交易。”

       “晋商一开始囤积粮食,后来把金属、火药、情报卖给后金政权,换回大量的人参、鹿茸、兽皮。”

       “因为地理原因,晋商与后金的这种交易进行的次数极多,双方交流都很多。”

       “等到清军入关后,反正要找人办事,晋商距离近又是熟人,自然更容易拿下这个业务。”

       “所以,皇商的身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倒卖物资出去。”

       “从明朝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明奸。”

       “所以某种层面上,他们的确是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唐奇胜说完,众人全都默然。

       他们万万没想到朝代的更迭中间还有这么多细小零碎的事情。

       只是,众人听到这个解释又有新的问题。

       “既然都是皇商了,那这些五帝钱是怎么回事?”

       “不应该祈求暴富么?怎么还低调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