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分封
打完土豪要干啥?当然是分赃分田地了。
既然已经拿下了这场战役,既然已经保住了季风之地的驻守权,郑礼和和平战团成了新的地主,就自然要开始切蛋糕了。
"诗雨,你辛苦一点......至少开头几年,会很辛苦,但这是必要的。"
如果有的选,郑礼也不会将这份责任交给林诗雨这样的年轻人。
但沟通其他的世界和上级,建**的区域行政网络和通讯系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季风之地的生死......忠诚度比能力更重要,毕竟能力不足可以找幕僚找专业团队找外置脑回路,但如果这个联络系统落到了某些野心者手中,季风之地都可能在某一次危机之后易主。
最终,林诗雨也只能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而这,还只是诸多"战利品"之中的一环。
驻守战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驻守之地的军政府.......在这个遍布危机的多元世界,军权就是政权,军政府实在太过正常,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城镇要塞,***手中如果没有军队,说话都是没有听的。
但一般来说,小世界的驻守战团,都只会执行履行自己作为"军部"的一部分。
毕竟,偏远世界的"市场"和"猎场"都太小了,一个小城几百号、上千号人口已经算不错,搭个行政班子的额外支出,都很有可能超出本地的交易税金。
这种情况下,还不如以世界为猎场和营地,来磨砺自身战团的水平,用长期的稳定收益来提升自己战团核心战力的实力,一步一步的扩展开来。
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个"开拓世界"不经营,而是更多的将其交给了自然发展......如果本地有矿有资源,就自然会引来财团引来猎团,有了市场有了人口,就自然的繁荣起来。
"我们的季风之地,是肯定会发展起来的。那么,与其等着诸多势力入场弄到一团糟,我们再来斗智斗勇确定秩序,不如我们先搭起一个架子,确定好组织结构,再引资入门....."
别的不提,光本地的龙马骑兵、御灵族、人马族的日常开支,就是天文数字的资源消耗。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需要就有支出,有人活着,就有消费和劳动力,这一切的一切,最终会形成本地的旺盛劳动力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
让他们自己来?那当然是可以的,但一旦他们形成了规则和秩序,再想修正和监管就太困难了。
所以郑礼在最初动手的时候,开始了顶层设计.....
".......我们要组建新的财务部和市场监管部门。前者负责税收,还有本地军政府、战团的支出和营收。后者,重点还是对市场进行监管,包括且不限于危险物品的控制、狩猎许可证的发放、部分商品特许经营权证的发放......"
先把班子搭起来,才方便进一步的工作执行。
等着这即将成立的两大和钱有关的重点部门的,就是两项异常重要且繁重的工作。
"第一件事,就是敲定第一商业市集的建设......别小看第一个集市的重要性,他多半会成为第一个商业要塞的地址,也很有可能成为某个小世界的未来都城。"
市集是必须的,战团、散人们狩猎后的猎物,要迅速进行交换或兑现,而强者也是需要吃饭购物的,市集还要承担生活区的必要需求。
需求带来供应,很多市集做着做着,就成为了商业城镇的原型地。
而通过"建设第一市集"的行为本身,新的"军政府"也建立了自己在商业、经济领域的权威性......你丫想造反?想玩货币战争?我可以直接将你驱逐出市集,并禁止任何人和你交易。
这件事做的越早越好,而和后面的那件工作相比,其实这还不算麻烦。
"第二件要事,就是组织一个采购团队,对生活物资和资源进行大采购.......我知道你们想说双子城还在的时候怎么不抓紧,同志们啊,那是政治错误......咳咳,我们不能指望长期游走的浪子,'不动的**';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这一件工作,其实是当前最紧急的,郑礼甚至不敢再拖了。
毕竟,那几个种族的无数张嘴,都等着吃饭在。
是的,他们有钱有资源,很多龙马骑兵在这场战争之中积蓄了不少的战利品和战功,都称得上小富豪了。
但有钱,也有买得到吧.......现在季风之地的市场上,都是一些只能满足基础生活所需的军用品,提供那些仆从种族的日常粮食,都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很明显,这两份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当然,更重要的,还有财力支援。
尤其是后者,在新的生产体系出现前,是明显的无底洞.....但如果心黑一点,来个采购后的二手天价抛售,也有可能成为聚宝盆。
如何管理如何限制,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季风之地政府的上限,再谨慎也不为过。
前期,两个工作这么吸金,自然要尽快的把财税班子搭起来,尽快让本地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达成平衡。
"联络机制"确定了行政班子和行政系统的运作基础,"财税"给了这个新生机构行动的活力和动力,接下来,就是剑主们更习惯的军事力量调配。
这方面,就更加复杂了。
稍微想一下,就有龙马军团的调配使用,本地驻守(主动申请的辅助战团)战团的行动范围授权......光想象一下,就知道这不是几个人能够轻松搞定的。
"我个人建议,还是先弄一个军事委员会,我提议第一批的成员,从我自己开始,武三军、林雨樱......."
一个个名单被列出来,政财军的体系被逐一敲定,很明显,郑礼在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就是新的一批货物清单了吗?让我看看。啧,这好货有点少啊,你们这商队就没有更上档次一点的好货?"
"没办法,战争时期本来运输成本就高,各种物资炒的就更离谱了,我们小本生意,连进货都很艰难......好卖的话,也到不了边境。"
郑礼摇了摇头,也知道这就是当下的事实,也只能叹了口气,把这批至少翻倍的物资吃下。
以前作为运输方没有感觉,还期望远距离物流带来差价越高越好,但现在当了"地主",换了一个立场,就被边境地区高的可怕的物价吓到了。
"郑礼,往好的地方想吧,至少我们当初在双子城还在的时候来了一次倾家荡产大采购,否则连螺丝钉都要靠物流,成本至少翻上十倍。"
同伴的安慰,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只不过越发受伤的小金库,让郑礼很有些焦虑。
计划永远比变化快,在偏远地区建立一个家园所需要的物资数,已经远超郑礼最初的计划书。
万幸,双子城来过一次.......在老手的好心建议之下,郑礼几乎拿出了全部的流动资金,购买各种可能用得上的物资,尤其是偏远地区不太可能买到的常用种。
比如之前买到的种牛、种羊,长途运输活畜不仅风险高,还要付出额外的运输成本,其价格至少是大城原产地的百倍.......成本近乎为零,溢价全部是物流费,还很难买到。
毕竟,同样的运输空间交给军用物资,稳定收益保本,还不需要担心活畜意外死亡造成的额外支出,跑运输的战团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在远离大城的边境地区,最头痛的其实并不是物价飞涨,而是即使你拿着钱,能够选择的商品种类也相当有限......毕竟,谁都知道卖某种货物特别好赚,那需求大好卖的物品就会成为运输的主流。
指望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来回一趟三个月起步半年不久,可能上一次的畅销紧缺品,下一次就烂大街了。
长途货物的自我调节,往往是一场延时的市场灾难,还不如让他们啥好卖卖啥。
又查勘了一次面前这个商队的货物列表,郑礼也只能叹了口气,放弃再度购买一些物资的打算。
倒是这位商人,犹豫着没有离开。
".......还有事?"
"阁下,你们的牛羊卖吗?我们可以出城内市场价的十倍。"
啧,居然反被看上了自己这边的货物,郑礼先是咋舌称奇,然后笑着摇了摇头。
"不卖,至少今年不卖,都是才从双子城那边买的崽子,过两年可能会对外销售。"
"哦,好的。"
对面也就"哦"了一声,答应下来,并没有纠缠。
这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毕竟,两米多高的山羊、六米多高的小牛,怎么看都让人食欲大增。
季风之地的特殊之处已经被稍微开发出了一点,这里的野兽、树木普遍巨大化,却没有灵能反应,本来大家还以为是这里的物种特殊,现在看来,是世界本身的规则就有"肉体强化"、"肉体具体化"的特性。
人类这样的灵能生物影响不明显,而牛羊这种普通生物,开始食用本地的草料和食水,进入了本地的食物链后,就迅速出现了巨大化的征兆。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在意味着季风之地有了第一个特产的同时,也意味着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会获得极大的缓解。
粮食危机?嗯,已经发生了,且还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原因无他,龙马骑兵在战场好很好用,但战后却一个个是大胃王。
即使第一批"战士",已经"荣休",但维持常驻的兵力也需要粮食和物资的......即使是最低限定的驻军,也是以万为单位的。
资源消耗其实很正常,谁能不吃饭呢,问题就在于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本身就不产粮......即使本地的巨兽能提供足够的肉食,但仅仅依靠狩猎依旧太不稳定,建立牧场和农场让粮食自给是必要的。
但现在,在新的一批粮食自给地投入生产之前,所有的粮食必须依靠进口......即使运粮队从没有停过,大城方也努力打压这战争物资级的军粮溢价,但依旧让和平战团很出血。
毕竟,你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别人不赚钱白忙活吧。
但由于"巨大化"的意外收获,还有本地牧业的超野蛮发展,原本预期的三年成型,已经被乐观的修订为半年。
运气好的话,在眼前这个商队走回城路的时候,搞不好还可以带上一只大肥羊。
这个时候,郑礼就又要感谢双子城了,那一次倾家荡产级的大采购,现在回头看简直收获巨大。
"第一批常驻军营建好了吗?"
"是的,战士们已经入驻了,只不过配套的碉堡、防御塔楼之类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远处的塔吊缓慢而精确,比什么巨兽塔吊要靠谱的多,这类的人造灵器/电器化工程器械,原本在偏远地区根本不可能买到,也是托双子城才成功到手。
别说,越看眼前正在缓缓成型的营地,还有各种昂贵却使用的工程器具,郑礼都感觉双子城作为"跑商大车"实在太有前途。
"呃。它们不是一直在跑商吗?你觉得你赚了?他们赚的利润至少是你赚的三倍,你拿到的是市场价溢价两成吧,他们拿到的是市场价减价四成的成本价。"
这下,郑礼越发心动了。
之前私下还觉得双子城这"移动城市"的战略武器有点土,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日进千金的聚宝盆,有了资源有了钱还担心发展不起来?用钱砸战略级武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呵,其实,我们也能喝点汤。"
看着不远处的牧场,郑礼也笑开了花。
自己弄到的牧种,过不了两年就能稳定收益,到时候隔壁左右一卖,自己这边的名声也起来了。
笑着笑着,郑礼也醒了,梦里一切都好,只是有点遥远现在摸不到。
现在,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去视察刚刚完工的兵营,检查一下才重组完成的几个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