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嫁娶不须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各项措施都开始施行的时候,如之前所说,反抗力度最大的就是那几个本地的大族。

       他们人多,地多,手下奴隶千百,生杀予夺,俨然地方上的土皇帝,因此也就有了和官府叫板的底气。

       官府的脸,靠着咱们这些世家,它才能有。

       现在它不要,那这脸,咱也就不用给了。

       因为之前向京口用兵,军中需要临时多收一批粮食,但以王家为首的几个家族不仅拒绝缴粮,甚至还把上门催促的官吏直接打出门外,用粪水泼身。

       这次征粮,羊躭担心刺激到那些家族过于敏感的神经,于是以市价来收粮。

       哪怕那些世家交的少,或者是交一批陈粮上来,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士卒也勉强能糊口。

       但他们没交。

       运往前线的粮食也就少了一批。

       幸亏京口那边的战事结束的早,京口城中还贮存了大量的粮食,这缺少的一批粮,所幸没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不仅如此,听说陈凉率军回南兖州后,这些世家竟还派出几个代表,到陈凉面前告状,说新任的刺史不守规矩,求陈凉替他们做主。

       他们在官衙里指桑骂槐,说是羊躭不守规矩,实际上就是在骂陈凉。

       贱民出身罢了,你凭什么?

       陈凉手底下的那几个情报机构一直在搜集这些家族的“罪证”。

       贩卖人口、少交或者不交地税、欺男霸女......

       其中有几条,甚至在这个世界上都不能算“罪”。

       就拿第一条来说,稍微有点钱的,都在做。

       我有钱,也可以给你钱,

       但你,

       得把命给我。

       这就是贵族们最美好最荒唐的年代。

       至于底层人,在他们眼里,那还叫人么?

       可以是牲口,

       是工具,

       是不能成为同等阶级的一切事物。

       我爷爷一句话,能叫你爷爷没饭吃。

       这样的阶级,怎么可能交融。

       但最奇妙的是,有很多受压迫的人和后代,他们不觉得身上戴着的是枷锁,反而骄傲地向他们的同胞展示。

       看,这是大人的恩赐!

       在这个年代,根本没法引领什么解放、平等之类的运动,底层百姓普遍不识字,每天都得在温饱线上挣扎,你跟他们讲什么乱七八糟的理念,只会让人觉得,

       你疯了。

       但好在,从古至今,人都是可以引导的。

       这些罪证,足以让那些奴隶、农夫回忆起掩藏在心底的屈辱和愤怒,因为每个人,都在被不停地剥削。

       但仅仅是回忆起来,还不足以达到陈凉的目标。

       陈凉也不指望能让他们主动站起来推翻世家,因为在这时代,有一种叫做思维限制的东西。

       底层百姓推翻世家,是为了成为新的世家,这就是古代的农民起义。

       他们能亲手推翻世家,下一步就是亲手推翻陈凉。

       因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朝廷狗官”。

       事实上,同样是一个农夫,如果投靠给世家做佃户,比自己耕种几年,而后被天灾人祸搞得家破人亡,不知道要好多少。

       虽然也要交粮,但也就是缴一部分。

       他们已经成了世家的财产,世家也多少会顾忌一些。

       每逢灾年,甚至还会放粮,防止饿死的人太多。

       相比之下,南梁朝廷的税赋,却已经到了杀鸡取卵的地步。

       就为了活下去,他们可以忍受下来,可以忍受那些世家子弟有意无意的羞辱,

       可以在对方随手扔到地上的一枚铜钱面前,卑微的跪下去,笑一声:

       谢爷赏。

       明年,侯景攻进台城,吸引了大量的注意。

       陈凉这时候才能下狠手往死里整那些大族,杀一批,就全老实了。

       他们现在闹得欢腾,就是觉得陈凉仍旧得靠着他们。

       世家的一大依靠,就是手下的人口。

       陈凉准备在本地扶植起几个“世家”。

       由这些世家出面,替陈凉出手,凭借陈凉提供的财力和各方面的帮助,去打压本地的那些世家。

       将土地、人口,一样样的夺回来。

       明面上,这些人会变成另一家的佃户,实则,他们的名字会出现在官府记载平民的簿册上。

       这是暗中的一刀,钝刀割肉,先让那些世家没空来骚扰陈凉。

       “阿凉,这是本月要下发给南山营的钱粮数目。”

       羊躭疲惫地揉了揉眉头,为了将这份账簿赶出来,他可是已经两天没睡觉了。

       以往在石头城的时候,因为手下也就千把人,陈凉又想笼络人心,每次发钱粮的时候,都是让士卒们排成队,自己带着辛枚他们挨个把饷钱发到每个士卒手上。

       这活计相当累人。

       当陈凉能清楚看见,每个人接过钱粮时,他们眼里都有着浓浓的感激和兴奋。

       而现在,陈凉已经坐拥两州,这两州都成了他的地盘,

       毫不客气地讲,说他麾下现在有过万甲士,陈凉也敢认下来。

       虽然兵员素质良莠不齐,但,这都是可以练出来的。

       南山营几次大战、大捷,确实是从尸山血海中杀了出来,现在也能称得上是陈凉手下第一劲旅了。

       现在发钱粮的时候,每个士卒都知道,

       这钱,是他们替陈凉效命才得到的。

       这粮,则是陈凉能带他们多长时间,他们就能吃多长时间!

       让士卒感激你,心甘情愿地替你蹈汤赴火,古代确实有人能做到这种地步。

       但陈凉知道,自己绝对没有那样的本事。

       他给士卒可以亲眼看见、摸到的利益,再带他们不停地胜利、不停地获得更多的地盘、更多的利益,这就足以让大部分人都死心塌地的跟随他。

       对于陈凉将大部分钱粮都花费在军中的行为,羊躭也没法去多说什么。

       道理如此。

       陈凉就是凭着数百溃卒起家,必然要花心思去积聚更多更强的兵力。

       因为这就是他安身的本钱。

       而地方上,了不起将官吏都裁撤一遍,换上他自己的人。

       让他的政令,能大致传达下去,也就足够了。

       至于世家,要动他们,就必须连根拔起。

       “羊兄,小弟厚颜,不知今晚可否去你家中喝一顿酒?没有其他人,就咱俩。”

       “行啊,不过你得自己带酒,上次你可把为兄喝穷咯。”

       两人开着玩笑,刚才处理公务时的烦闷情绪也消散了些。

       羊躭离开后,陈凉对着书案迟疑了良久,而后喊了辛枚。

       “去找个会打扮的人来。”

       衣裳,是前几天才做的。

       陈凉平时吃喝时,也就要求有酒有肉,在穿衣和其他方面,也不怎么讲究。

       可以说,比起南梁的大部分权贵,他已经是极其清廉节俭了。

       天凉了,总得添两件衣裳。

       这也是正常支出。

       但让辛枚意外的是,在他眼里,一向节俭的将军,居然提出说要上街买些礼物。

       南兖州不久前经历过一场战乱,但交战的地点是在广陵郡城外,没伤到多少百姓,因此,城中的骚乱也就持续了几天。

       而后陈凉的将军府贴出了安民告示,大家也就渐渐安静下来了。

       原来要干什么事,还是接着去干。

       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而后陈凉更是鼓励百姓建立工坊,兴建手工业,极大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

       本地的大族较多,大族里的子弟手中又总有几个闲钱,平日里,这些人的娱乐活动太少,本地集市上的人多了,卖的东西的花样也多了。

       而且,还很热闹。

       他们自然乐意去逛,顺便买些小物件。

       本地的集市,也在陈凉有意的放宽条件下,从每天固定开放的一小段时间,变成类似于早八点开门晚八点关门的闹市。

       陈凉随手指着一个东西询问价钱,摊主一脸殷勤的说了个价钱,他点点头,随即放下东西离开。

       “价钱,有些偏贵了。”

       陈凉没有多少经济学头脑,但他清楚记得,昔日德国就是通货膨胀太厉害,才在小胡子的带领下开始拆邻居的墙补自家的漏洞。

       当然,那只是原因之一。

       但通货膨胀并不仅仅是供需问题。

       原本一个铜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得三个铜钱,甚至是更多。

       大家都想把手里的钱换成实打实的东西,例如粮食、布匹,这些才是硬通货。

       而陈凉命人重铸出来的铜钱,并不是。

       但对于陈凉来说,他觉得这是个好现象。

       现在都急着拿钱换物,就会相应产生更多市场,催生更多的产能。

       简而言之,之后生产出来的货物会更多,而陈凉有把握将它们全部卖出。

       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工坊,都有陈凉的“分股”。

       生产出来的布匹等物,可以向外卖到各地,总体上可以达到盈利,有人会赚,陈凉也绝对不会亏。

       挑了不少东西,陈凉付了钱,让手下人包好,带着礼物朝着羊府的方向走去。

       陈凉也算是羊府的熟客了,

       华灯初上,羊府夜宴。

       除了陈凉,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了。

       南康王,萧会理。

       他看向陈凉的眼神半是愤怒,半是无奈。

       羊老夫人照例要赐酒,陈凉和羊躭都是晚辈,需回敬。

       这是礼。

       而后,老夫人再次借口身体不适,准备将宴席留给羊躭和陈凉哥俩。

       她也不再劝说羊躭远离陈凉了,而且也看清楚了,羊家现在的命运,也就和这位陈将军松松垮垮捆绑在一起了。

       之所以说是松松垮垮,是因为羊家现在依附陈凉,就能获得和以往一样体面的日子。

       但并非离了陈凉就活不下去了。

       二来,则是羊躭在辅佐着陈凉做事,等于是带着羊家站了队。

       刚开始在石头城时,陈凉还很谦卑,双方一时分不出主次来。

       等他多次带兵厮杀后,权势越来越高,威望越来越重,一身气势,也就自然而然凝练出来了许多。

       虽是跪坐着,但领军大将的气势,也很有那么一回事了。

       照这样下去,羊躭和陈凉结交,也未必是坏事。

       羊老夫人心里叹息一声。

       唯一让她有些疑惑的是,今天陈凉带来的礼物不仅多,而且格外贵重。

       不少东西都是在集市上买的,但最贵重的那些,都是金银之物,陈凉提前就做了准备,让人打造好了,今天一并作为礼物。

       上次,他也只是俘虏了南康王,并没有劫掠南康王的府邸。

       但在京口的时候,邵陵王不在家,他便在王府中挑了些值钱的东西。

       “挑”东西,自然是选值钱的。

       邵陵王一生好文雅,他的玩物,必然也有些来头和雅致。

       羊老夫人也是识货的,一眼就看出那些东西的不凡。

       即使是在她看来,都算是相当贵重了。

       在这时候,陈凉忽然举起酒杯,直接斥退在场的侍女。

       因为是家宴,这次也没喊羊家的人作陪。

       在场的,只有南康王,羊躭、老夫人以及陈凉四人。

       其中两人心怀鬼胎,彼此对视一眼,南康王清楚看见了陈凉眼里的警告之色。

       屏风后,有阵阵古琴的声音传出,是有人在弹奏助兴。

       南康王终于站了起来。

       羊老夫人和羊躭也想站起来,还以为是南康王想告辞离开了。

       说到底,人家是堂堂大梁藩王,身份和地位比羊家不知高了多少。

       即使是羊躭,也只是以为南康王重用陈凉,也是看着陈凉的面上才重用自己担任“代刺史”。

       因此,两人格外客气。

       南康王看向羊老夫人,示意她坐下,而后举起酒杯,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久闻羊家有女,不知可有婿否?”

       “未曾定亲,亦未择婿,”老夫人笑道:

       “大王,可是要替小女选一门亲事么?”

       与其相互试探,不如直接询问南康王。

       “正是。”

       南康王一脸真诚,先奉了一杯酒,而后道:

       “羊家久负盛名,羊老尚书亦是国之肱骨,孤平素钦佩,只恨坐镇兖州,不得一见。

       如今侯贼乱世,不知何时可以平定,此国家之危难也,国难出能臣,羊老尚书镇抚台城,安定朝廷。

       陈凉受任于危难之际,起家于沟渠之间,草莽豪杰,得此人,国家之幸也!

       陈凉于国有功,于兖州百姓有恩,纵是于羊家,亦是有活命之恩。

       其久闻羊家女贤名,愿得为正妻!

       孤今日,

       愿替龙骧将军陈凉下聘,

       求娶羊家女!”

       “咚!”

       屏风后,琴声顿挫,声乱弦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