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238章 提前点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秦川今天累垮了,在后期工作室待了整整两天。

       除了偶尔回办公室眯了一会儿,全程都在对《一个都不能少》做最后一遍微调。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他给予厚望的电影,终于完成了制作。

       这部电影,是盛世文娱公司投资的第一部大荧幕作品。

       虽然投资并不高,算是小成本制作,但意义完全不一样。

       秦川安排助理,把《一个都不能少》的相关资料,都整理出来,准备送去柏林电影节参赛评比。

       另一边,他则要起找纪方宁,商量一下电影宣发的事情。

       秦川来到纪方宁办公室,只见对方正在和新上任的盛世影业公司副总经理何庆东谈事情。

       何庆东是纪方宁找猎头挖过来的职业经理人,有多年的院线开拓和运营经验。

       盛世影业要扩张影院数量,打造自己的院线,尤其是要和湾大院线竞争,人才不可或缺。

       所以,纪方宁多出搜罗,并通过猎头物色,终于把盛世影业的院线管理团队,组建出来。

       何庆东能力非常卓越,上任仅不到三个月,就为盛世院线,敲定了十多家电影院的选址。

       已经装修好试运营的,都有好几家了。

       预计到今年年底,盛世影业的院线,就能有和湾大院线掰腕子的能力。

       见到秦川来了,何庆东连忙起身打招呼:“秦总,您来了。”

       “坐坐,我就是来商讨一下电影发行的事情。”秦川回应道。

       纪方宁开心地问道:“三哥,片子剪完了?”

       “嗯,刚刚做完,已经送去柏林电影节参赛了。”秦川回道。

       纪方宁紧跟着继续问道:接下来怎么办?马上宣发?”

       “我来找你就是这个意思,这方面我也没什么经验,要靠大家群策群力了。

       电影已经制作完成,尽快安排宣发。

       院线那边,除了湾大院线不合作,其它的都可以尝试谈一下。”秦川决定道。

       纪方宁点头应道:“好的,三哥,我这就去安排。

       宣发这边,您有什么建议吗?”

       “就正常来吧,不用投入过多。

       毕竟,这是一部小成本的剧情片,不是商业大制作。

       我也没有过高期望,只是想为失学孩子们,尽一份心。”秦川无奈回道。

       这种非商业片,他也没有确定把握。

       烧钱去砸宣传,很没有必要,有钱,还不如给孩子们捐一点。

       所以,只能让纪方宁走正常流程,去院线点映,排片了。

       至于,能有多少上座率,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希望,这部电影,能像前世张大导演一样,在电影节上获得点名次。

       那样,说不定观众会多一些,院线也许就会增加一些排片。

       纪方宁见此,也明白了秦川的意思。

       这种电影,如果大肆砸宣传,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

       毕竟打着公益的旗号拍的电影,你砸钱去宣传,回头肯定会被抨击。

       有钱烧宣传,没钱捐给孩子们读书?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绝对不能做。

       也只能靠电影本身的口碑,去赢取观众了。

       秦川一走,何庆东就向纪方宁说道:“唉,纪总,秦总拍的这个电影,怕是不乐观。

       大家虽然都很敬佩他,能为失学的孩子们,做这么多。

       不过,这件事情,没有想象中容易。

       一方面院线不一定会配合,而另一方面如果宣传上不做到位,观众们也无从得知啊。

       这部片子,就是两头难。”

       “三哥既然做了,那我们就应该尽全力去帮助他,不惜一切代价。

       不能砸钱,宣传,但可以发动一切资源,为这件事情造势。

       绝不能让三哥的第一部电影,出师不利。”纪方宁坚定地说道。

       何庆东才来不久,丝毫不理解纪方宁的心情。

       对于盛世文娱的老员工来说,秦川就是一个神话,一个不败的神话。

       他的光环,不仅为奇点乐队赢得了荣耀,而且给盛世文娱公司开展业务,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尤其是秦川拍这部电影的初心,让全公司上下都敬佩不已。

       如此义举,岂能让三哥失望?

       盛世文娱全体行动,都不能看着这部电影拉胯。

       三天后,凭借奇点乐队的影响力和盛世文娱公司的威名。

       除了湾大影业外,所有的院线都答应合作。

       不过,所有的院线方,都提出了点映的要求。

       所谓的点映,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是商业大片在发行前的一种电影宣传推广的环节。

       主要用来造势,比如请媒体、影评人等提前看,好提前写稿啊。

       从宣传需求角度,哪能等到上映后再请媒体和影评人呢。

       所以,提前点映或者举办首映式,都是商业大片的惯用套路。

       而对于文艺片和艺术片来讲,点映就是另一层含义了。

       就像秦川前世的《卧虎藏龙》这部打着武侠旗号的文艺片,就是如此。

       发行前点映,通过问卷调查,发行商已经知道这片发行时不能主打主流市场。

       而是针对中年知识分子阶层,文化精英,把他们锁定为第一部分核心观众。

       这一部分发行规模很小,只有几个厅播放,都是有可能的。

       这时候虽然也发行了,但其实对于后面逐步扩大的发行规模,最终进入主流市场来说,也可以看成是“提前点映”。

       如果“提前点映”的口碑及上座率都不错,发行商和院线才会逐步增加放映厅数量和荧幕数量。

       对于文艺片和艺术片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稳妥的方式。

       如果没有这种方式,院线对于文艺片和艺术片,搭理都不会搭理一下。

       所以,对于《一个都不能少》,院线们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就是因为,盛世文娱公司已经提前告知,这部电影不会砸任何钱去做宣传,纯靠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口碑去吸引观众。

       这就让院线们为难了,哪怕盛世文娱公司威名再大,奇点乐队影响力超强,也只能按照提前点映的方式去进行。

       全国二十几家大小院线,每家只给了一个放映厅,进行提前点映。

       也就是说,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三十块荧幕,实在是没有牌面。

       也是因为秦川从未有过电影方面的成功案例,票房号召力,现在无从评估。

       没错,就是票房号召力,非常重要。

       一部电影,为何要用大导演,为何要用影帝影后,就是因为他们有票房号召力。

       所以,哪怕投资再大,成本再高,出品方和影业公司,都喜欢用他们。

       而没有票房号召力的人,哪怕再有才华,观众对你不熟悉,吸引不了他们走进电影院,不会为了你买单,也是白瞎。

       秦川就是如此,没有证明过自己的票房号召力,是不可能获得知名大导演一样的待遇。

       院线不可能一上来,就给你大量排片。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用数据说话。

       就这样,《一个都不能少》,在没有任何宣传加持的情况下,静悄悄地上映了。

       因为,点映场地很有局限,你一宣传,回头乐迷们兴致勃勃地跑去影院,发现根本没有这部片子,那就尴尬了。

       在很多城市,院线压根就没有安排点映。

       一切,都要看着第一波点映的数据说话。

       能让所有院线答应提前点映,已经是盛世文娱公司,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做的最大努力。

       而现在,只能等待,等待《一个都不能少》,是不是能真的打动观众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