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038东都新闻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隋帝杨广站在楼檐下,背着手遥望着远处的北邙山,低吟着汉朝李延年的诗,当年汉武帝听他唱完,不由喟然叹息,妙丽善舞的李夫人因此而被召见。然而,杨广却未吟完这首诗,反倒因此叹息了两句:“有一顾倾城者,自然是佳人;而被人两顾倾国者,岂非昏君?”

       “陛下,最新的《东都新闻》出版了。您看?”王义见杨广站在风雪里已经足有一刻之久,忍不住提醒。

       “哦,是嘛?朕倒想看看齐王做的好事。”杨广说着话,已经回身进殿,里面的大铜鼎里烧着上好的竹炭,殿里飘着一股原本是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与檀香混合出来的香味。

       隋帝杨广满怀期待地拿起桌案上那份报纸,这已经是杨瑓他们出版的第二份报纸了,早在第一份报纸出版的头一天杨二拿着样刊进宫后便获得了杨广的首肯,随后两天杨二又起草了《出版法》让他亲自审核。无疑,这两件事办得都很合杨广的心意,并且在他的意识里,这报纸是为他而办的。

       果然,报纸的第一版一如既往地刊登着朝廷最近的两条人事任命和诏令要闻:“一、帝以齐王暕为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以荣郡守杨玄感为鸿胪卿。二、帝置洛口仓巩东南原,筑仓城,周回二十余里,穿三千窖。”

       显然,这事是苏游的亲身经历,只是一不小心把当初的遭遇夸张了一些。回来以后他就想,如果后世的刷卡时代,他显然不会有此磨难,就算是用纸币……于是,他想到了银票,既然钱庄已经创办成功,银票的发行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但这里却有个授权问题,从古至今,国内流行的货币都是朝廷制造和把持的,如果贸然发行银票,会否僭越?所以苏游与杨二一番沟通无果后,才把这事捅到了报纸中,只是能否引起相关人的注意,却实在没抱多大希望。

       杨广叹了口气,快速浏览下去,至于第三第四版的经典解读他倒没什么兴趣,这样的文字他已经读得太多了,何况刚才又使他想起那几个满腹是这些东西的秀才呢?那两版广告则让他感受到了东都之大,上面各种货物五花八门,各种广告词更是舌灿莲花,读到此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离民生似乎有些远了,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又翻回第二版对于建造粮仓的解读,不由得又摇了摇头,“风雪交加,运河大概或已冰冻,此时急着建粮仓,是否劳民伤财?”

       隋帝摇头的时候,杨二也在摇头,这两期报纸的销售量与他的预期实在相差太远了。

       “殿下一定听过鲁人徙越的故事。”苏游倒不是太着急,毕竟新鲜事物需要适应期,而且最近风雪天气,为了份报纸出门的确有些说不过去,也就是说,天时地利人和之中似乎前后都缺啊。

       “当然,——鲁人善织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绢,他们想要搬到越国去,可是越人是不穿鞋子不戴帽子的,所以他们注定无法发挥所长,于是街坊邻居都劝他们不要迁移。横波想说明什么呢?”杨二毕竟是读过书的有文化的臭流氓。

       “很多文本上,故事到此也就完了。可是也有的文本上还有一句,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事实上,我们这些后人已经证明了这鲁人的眼光。”

       “横波倒是越来越有禅机了,贞倒以为如今陛下能够点头就已经是巨大的收获,何况形势越来越好呢。最近的状况,与这寒冬也不无关系。”王贞此时也站在杨二身边,同行的还有乔令则,但乔令则为了顾及王贞的儒士自尊,并不开口说话。

       “倒是本王性急了,不如下次旬休时,咱们饮中八仙再聚于此,可好?”

       “咱们还是要低调从事,免得别有用心的人诽谤咱们结党。再说,咱们这不是刚刚从报馆出来嘛,殿下此次来报馆慰问,我等无不感激涕零。”这是王贞的想法,说得有些夸张,却也面面俱到。

       “殿下不是授了河南尹、开府仪嘛,也可正大光明地组阁了。”乔令则陪着杨二走了半天,虽是才说话,也一下点到了要害。

       阁下这个词诞生于汉代,是用来称呼对有资格“开府仪”的高官。东汉末群雄并起后,郡守也有资格称之为“阁下”,而后,“阁下”这个词弱化成了对高官、贵族的敬称。

       “殿下组阁之事,恐怕还是由陛下操控;若是陛下不管不顾,殿下组阁就更没意思了。”

       “孝逸说的很是,若父皇看重我,必然会派几个有分量的大儒来辅佐,若是他放手我做,我却只能缩手缩脚了。”杨二点点头,有点“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内心深处希望用自己用熟了的人手,可是人手都由自己选的话,又体现不出父皇对自己的重视。

       “苏游对于报纸的销售情况倒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苏游不愿意在开府这个问题上多谈下去,毕竟,现在自己的官职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用官职的能量帮杨二的忙树立自己的位置显然不太现实。

       “把报纸变成官办,强制商家订阅如何?”苏游说得理直气壮,因为这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报纸销售的途径,至于“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之类的历史,只存在于儿歌中。

       “这个想法,听起来对大家都有好处,孙伏加杜克明他们因此有了出路,但是,对于殿下来说嘛……谁也无法保证这报纸归殿下所管,而我们的存在也将很快暴露出来。”乔令则的脑子亦是灵活异常,他边说杨二边点头,乔令则的地下力量虽然众所周知只瞒得皇帝一人,但黑暗力量的故意公开与秘密显然有本质的区别。

       “苏游的想法的确不太成熟。”苏游懊恼地说了句,毕竟大家不再谈开府的事了。

       在雪地里站了许久,大家也有些乏了,杨二还想邀王贞和苏游去饮酒,两人却不约而同地推却了,只等送走齐王和乔令则,苏游才和王贞返回报馆。自然也免不了在乔令则身后说他的坏话,这人的名声最近的确不太好,欺男霸女的迟早会影响到杨二名声的。不过,杨二原本就是纨绔,从离开京城三四年依然坐稳“京城首恶”的交椅这事就能看出他不是什么好货;所谓近猪者吃,大概他也不会太在意乔令则的声名以及对他的影响的。

       见苏游王贞两人回转,屋中众人也并不意外,孙山强笑道,“殿下对《东都新闻》很失望吧?”

       “那倒不是,殿下只是对销售量有些郁闷罢了。”苏游摇了摇头,找了个地方坐下;虽然这个屋里并没有炉子,但是暖气管道已经通了过来,所以这屋里也并太冷,但苏游不知道怎么还是打了个哆嗦,然后又道,“其实我建议过殿下把报纸转为官办的。”

       “陛下当然不会答应。”杜如晦点点头,也知道苏游估计是为这里还没官职的几位着想,当然感激。

       “那是自然,横波的想法的确不太成熟。”王贞还在站着,走到了杜如晦身边看他排版,其时众人早就停下了手上的活。

       “好在,至少有一人看好了这份报纸,所以殿下一咬牙,准备亏本经营。”苏游点了点头,也并不为王贞的说法辩驳。

       “那人当然是陛下。”孙山杜如晦祖君彦都一齐猜测,刘善经却径直说了出来。

       杨广忽似心有所感,手一哆嗦,宣纸上滴下了一大团墨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