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王氏瞧着许连城被抬走的身影,眯起那双凌厉的眼,吩咐左右道:“将人抬去静雪院。”语气里满是嫌恶。
       白颂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道:“那秦杳……”
       王氏冷声道:“去一松院绑人。”
       许家的确有让郡守府忌惮的实力,而她也不想跟这种不要脸面的纨绔子沾上恩怨,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王桂芝就怕了他们。
       不过秦杳确实不该留在府上,不若做个顺水人情。
       ……
       几个粗壮的婆子带着麻绳闯入了一松院。
       禾秋挡在二门前,双手叉腰,喝止道:“你们几个干什么的!”
       “奉大夫人的命,来拿秦杳。”为首的婆子不卑不亢地回道,颇有一种执令如山的态势。
       大夫人的命令?
       禾秋眉心微蹙,她早料到秦杳会惹事,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还一惹就惹上了当家主母,一松院上下谁还护得住她?
       一个温婉的声音传来:“秦姑娘是贺府的客人,又不是府上的奴仆,你们凭什么拿她?”
       那婆子见四夫人出言维护秦杳,眼底划过一丝讶异,仍无退步道:“秦杳在府上行凶伤人,大夫人才派我等来绑她去给人一个说法。”
       “你们可有她伤人的证据?官府授派你们拿人的缉令?若是没有,擅自囚人,便是犯了我大齐律法!”
       徐氏一改往日温婉之态,字字珠玑,像是掷石静潭,荡起一阵涟漪,凝出一股无名怒气。
       婆子听得一怔,她是个粗人,不晓得什么大齐律法,只知道贺府后院,主母的话便是规矩。
       不过倒是疑惑:先前这四夫人不还求着大夫人将秦杳赶出府去,如今怎么反倒护上了。
       莫非,是诲哥儿入了白鹿书院,觉得自己今非昔比,硬气起来了,想要在府上找找存在感?
       婆子皱起了眉,压低脖颈,正声道:“这是正经事,还望四夫人莫要无理取闹。”
       “无理取闹?”徐氏重复了一遍,眼底带了几分火气,但多年的做小伏低让她难以拿出主子的架子压人,只横堵在门前:“我不管你们说什么!今日一松院的门,你们谁都不准进!”
       对贺朝诲之外的人,她从未说过如此蛮横的话,徐氏袖中的手在发颤,呼吸也急促了许多。
       婆子盯着徐氏,面露难色,这四夫人大小也是个正经主子,她总不能上手去推吧,只能站在原地,让身后的人去请示王桂芝。
       徐氏也朝禾秋使了个眼色,让她进去问问秦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禾秋进了秦杳的房间,将人从榻上拽到屋门前,指着二门徐氏那处,焦灼道:“你看看,都是你招的,你到底又做了什么?”
       秦杳啧了一声:“不过是打了许连城一顿,小事一桩,让夫人回屋歇着吧,站那儿怪累的。”
       “许连城?你是说许家的三公子许连城?”禾秋张大了眼,急得直跺脚,嘴里念念有词:“先人欸祖宗!你让我说你什么才好!”
       秦杳用一个小题大做的眼神看了看她,手指点了点木门沿:“怕什么,出了事儿有我扛着,不会连累你们的。”
       禾秋哼了一声,嘀嘀咕咕道:“那也得你扛得住才行!”
       那可是许连城啊,云丰城里数一数二的纨绔子,出了名的恃强凌弱,不要脸面,手段下作!
       就算秦杳跟京中的贵人有那么一丝一缕的关系,那也不是许连城的对手啊,毕竟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
       何况,秦杳压根儿不是龙,就是众人眼里的可怜虫罢了。
       ……
       另一头,婢仆将徐氏拦人的事儿报给王氏后,她也很是吃惊,她不知道东方子舟手稿的事儿,但隐隐觉得其中透着古怪,便亲自去了一松院。
       王氏刚进了一松院,便遥遥对徐氏道:“弟妹,如今是要包庇那秦杳了?”
       徐氏颔首敛眉:“大嫂之举,实在于理不合。”
       王氏冷声道:“她在贺府行凶,我绑她去见官有何不可?可别再说什么犯了大齐律法,你知道个什么律法,不过是诓她们目不识丁罢。”
       王氏突然振声道:“将四夫人请开,进去捉拿秦杳见官。”
       话音刚落便上了两个婆子去拽徐氏。
       禾秋从里面一路奔来,一把将两人推开,双手在左右乱划:“你们别过来!谁敢动我家夫人,我就跟她拼命!”
       正在双方对峙之时,几个婆子就看到秦杳从屋里走了出来。
       一身青衣,眉目如画,缓步走来,如玉似润,君子天成。
       婆子们咋舌,从未想过传闻中声名狼藉的女人会有这般风度,哪里像个狐狸精?
       分明是块浸溢书香的美玉,质清冷,性高洁。
       王氏看到秦杳那一刻,浑身紧绷,如临大敌。
       秦杳第一眼也是落在王氏身上,开口如针似刺:“大夫人觉得自己智术一绝,算无遗策,郡守弗如也?”
       王氏微微蹙眉。
       秦杳再添:“还是夫人认为,贺府的一家之主不如一个外姓人更盼贺家兴旺?”
       王氏瞬间就听明白了秦杳隐晦的意思。
       她赶走秦杳,是打的“不让秦杳玷污贺府门楣、损坏贺府名誉”的主意。
       但秦杳是郡守亲自安排住入一松院的客人。
       对于秦杳入住郡守府一事的弊端,她能想到,郡守肯定也能想到,而作为贺氏一族的家主肯定不会做对贺家有害无利的事情,所以,这般行事定是有隐情的。
       秦杳言尽于此,指尖轻轻点了点门沿,转身走回房里,没有关门。
       王氏思索片刻,屏退众人,独自跟了进去,亲自阖上了房门。
       尽管这些小辈个个目中无人,但她好歹活了几十年,能屈能伸也还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