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爷爷打孙子
       高粱。
       粮食!
       瞬息之间,那方寸之地中,凭空出现了一小片高粱地。高粱压弯了枝头,随风轻摆,比太阳还红。
       红的生机澎湃!
       红的欣欣向荣!
       那是刻录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千百年骨子里对于土地的联系。
       是本能。
       也是活下去的希望!
       不需要刚刚抵达金光前的崔采薇说什么,那些刚刚眼底已经完全绝望了的人们已经安静了下来。
       非因为眼前如同神迹一般的变化而安静。
       而是心中那份“在多一些,就可以吃饱了”的希翼,让她们哪怕有可能是奢求,可还是想安静下来不愿去打扰的那唯一的期望。
       甚至连那种“神仙显灵”的想法都被压在了内心深处。
       想要吃饱的求生本能,已经超越了一切!
       人群安静。
       看着金光之中的高粱地瞠目结舌。
       而当看到道长似乎真的做到了之后,玄奘也不在徒劳的要去阻拦李臻,而是重新朝着前方的空地扬了两把高粱米。
       现在不是废话的时候。
       天知道道长能维持这种改变时间的力量多久。
       要快!
       于是,粮种落,花开见佛。
       无形的雨水在禾苗破土刹那阴湿了土地,在飞速干涸前,幼苗结成了杆。
       “……”
       玄奘鼻子动了动,扭头看去。
       道人身上的金光开始变得微弱,两道如同金液一样的鲜血,顺着鼻孔滴滴答答的落到了道袍上面。
       玄奘脸上不见半分慈悲,有的只是担忧。
       他不会和光同尘,可却身背菩提禅院之秘法,自然不会明白,这种违逆天地的行为肯定不会毫无代价。
       更何况……能让种子直接成杆结果!
       道长这是跨越了……多少时间!?
       玄均观的和光同尘,就算可以做到与天地同不朽,可也没道理以道长之能,做到如此这般!
       他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下意识的,他握紧了拳头。
       心底有股出离的愤怒!
       可这股愤怒却不知为谁。
       为何……让贫僧的朋友……做到如此地步!
       我佛……难道真的要见死不救吗!?
       ……
       佛会不会来救自己,李臻不知道。
       但他明白……三清一定不会来救自己的。
       毕竟古往今来敢砍了老君脑袋,还捅瞎了它一只眼的也只有自己这个不孝子孙了吧?
       于狂暴的时间长河中,努力的同调着自己的时间,抚平那时光的逆流对自己造成的损害,鱼儿心底有些叹息。
       而叹息声,伴随着金光咒一遍又一遍的在自己心中响彻。
       《金光咒》,道门修炼者入门最粗浅的护身法门。
       粗浅到只能用一层金光护体。
       可它却是道门八大神咒之一。
       到底怎么评上的,其他道士未必会知晓……可能是因为容易修炼,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刚出尘的修炼者拥有自保能力的慈悲?又或者是观其金光便可明心见性,知晓此人内心深处是个什么德行的映照?
       不知道。
       李臻知道么?他也不知道。
       只是……他从《悟真篇》中,得知了真正的修道人,不应该去修什么外丹,也不应该一味的去追求什么内丹。
       修道,修的是性命。
       身体如宝筏,神魂如船夫,定性定命,抵达彼岸。
       内丹神魂强大,可肉身枯藁,不可成仙。
       外丹馥郁芬芳,可灵魂短浅,不可成仙。
       而金光咒,是他唯一知晓的一种……以神魂而生,护持身体,可渡万劫而不衰的法门。
       粗浅……是粗浅了些,但李臻修行这一路上,金光咒不知替他完成了多少心中的想法与愿景,甚至种种妙用连玄素宁都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弟子对于这粗浅法门的运用,已经超出世间九成九的修道之人了。
       而当他在那光怪陆离的时光中,大脑被那比起那条大鱼的威力大了不知多少倍的时光冲撞到灵台一片空白时,唯一的求生本能,便是这一门从学会开始,就从来没有失望过的咒语上。
       玄素宁曾言:“万法无金光不通,固定性少。变幻中结诀多。理入气中,气合理中,定性定命,是为阳光三现!”
       阳光什么的……李臻没见到。
       可当灵台无法维持清明时,他还是诵念起了那打从且末开始,就一直陪在身边的咒文。
       而念诵咒文时所持的精神,便是内心深处最单纯至极的念头。
       我见众生苦。
       不可不救。
       此为太乙观,救苦救难。
       持大义而不失小节。
       守一,即是守全。
       福生无量天尊。
       瞬间。
       灵台之中,大方光华!
       无穷无尽的金光自道人心性之中所出,照尽万法,扫清混沌,护持精神,让李臻的理智瞬间回归其中。
       于是,便看到了。
       看到了无穷无尽的未来。
       自己如果种下这些谷物的未来,帮助自己的玄奘的未来。
       那在人群前满眼震惊的崔采薇的未来。
       金光之后,那些妇孺的未来。
       所有人的未来,如同走马观花一样在道人的脑海中浮现,浮现,再浮现。
       每一种未来,都延伸出了无数种可能。
       而每一种可能的片段,都如同在道人眼前亲自见证一般流逝。
       看到了。
       许许多多的未来!
       愈发繁杂,愈发繁琐,愈发深奥!
       该怎么做?
       怎么办?
       怎么……改?
       就在道人心生疑惑的刹那,忽然,两尾游鱼终于通过了逆流的侵袭,游弋到了他身边。
       只是绕着他转了一圈,李臻就听到了一个声音。
       声音陌生,苍老,却有种无形的熟悉感。
       “原来如此……嗯,孙儿不错。“
       ……孙贼,你占谁便宜呢?
       这个念头随着话语刚刚荒唐而出,李臻又听到了玄素宁的声音:
       “守初,静心。”
       瞬间,李臻恢复了清醒。
       接着,玄素宁的声音再起:
       “师父,请出手相助。”
       “嗯。”
       轻描澹写的应声后,恍忽间,李臻看到了一个面容年轻的道人,手持一把上面刻有太极阴阳图,图下刻北斗七星图桉的玉圭,对着面前的逆流轻轻一划:
       “塞其兑,闭其门。”
       静止!
       瞬间,那奔腾不息的长河逆流戛然而止。
       无数未来的碎片,化作了荧光点点的河流,闪烁在李臻身边。
       时光,静止了。
       “孙儿,放手而为。”
       青年道人声音再起。
       这下,李臻就是猪脑袋,也猜出来对方的身份了。
       好家伙……合计着爷爷打孙贼天经地义是吧?
       恍忽之间,另一条游鱼,来到了他身边。
       轻轻的,温柔的,抓住了他的手。
       “守初,来。”
       她温柔说道:
       “为师教你。”
       于是,手摘星辰。
       粮种因无水而竭,无妨。
       取时光,自未来,拿捏到了一片云朵。
       雷霆雨露撒下,干涸的泥土变得湿润。
       生机重燃。
       沿着重新焕发生机的未来,在静止的时光中徐徐前行。
       只有阳光照耀,植物无法在黑夜中转化休息,不行。
       于是,带着弟子,她来到了一片黑暗的寂静长夜中。
       抹去阳光,黑暗来临。
       沿着黑暗继续前行。
       阳光再次播撒大地。
       昼夜轮转不息,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不知何人点燃的大火,把这些高粱烧的干干净净。
       人力妄图扭转乾坤?
       无妨。
       这一条未来,伴随着那拂尘一样的长剑递出。
       天堑化通途!
       一片空白的未来中,她温柔的抓着弟子的手,手把手的亲自帮他构建一个完整的未来。
       七日一雨,三日一风,风调雨顺,是为……
       五谷丰登!
       在摒除了所有未来的威胁后,当那论以年计的时光被梳理完成时。
       青年道人手中的玉圭缓缓收回。
       “玄者,天命也。谓而同。”
       瞬间,逆而为顺。
       在那奔腾的长河之中,不需要玄素宁提醒,李臻便朝着前方摇动尾鳍。
       抓住了那一幕他亲手创造的未来。
       禾苗现。
       红彤彤的看着是那般的喜人。
       一股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喜悦,让他的灵魂金光化作了汹涌澎湃却清澈通透的风。
       “哦?”
       那声音有些意外,但马上就化作了一声轻笑:
       “好。”
       散发的光芒足以照耀过去、现在、未来的玉圭飘到了李臻面前。
       接着,那条一直耍他玩的大鱼便飘然而去。
       一句话不多说,可恍忽之间,李臻却似乎已经懂了对方的意思。
       于是,当玄奘又洒出一片粮种时,不需要玄素宁说,他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办。
       时光停摆。
       逆流暂歇。
       当看到了那片欣欣向荣的未来时,无需拂尘摇光,遍布整个灵台的金光便化作了一条天路,扫清了一切障碍,朝着那最美好的未来而去。
       而玉圭散发的光芒抵消了所有逆流所生的混沌。
       给了道人肆意妄为的底气。
       于是,外界并不知晓发生了什么的玄奘看着自己那刚刚播撒下去的粮种,才一息的时间便化作了参天的高粱时,下意识的又看了李臻一眼。
       却忽然发现……
       道人鼻子里流淌出来的那金色的血液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
       就像是……从哪里来,又回到了哪里去的虫豸。
       难道……
       他睁大了眼睛,眼底是一抹带着些许狂热的喜悦!
       我佛慈悲!
       南无阿弥陀佛!
       可手却不慢,甚至可以说很多。
       万千带着慈悲之意的手掌犹如千手观音,把两种泼洒到一片又一片的大地之中。
       看着面前的土地以瞬息经四时流转,风霜雨露,最后结为果实。
       残阳夕照之下,就好似绵延十里的红妆。
       彻彻底底的看傻了翔县城门处的许多人。
       同时,带来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