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茶醉春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白天肉体折磨,晚上则是大脑折磨!

       霍去病、卫青、班超、祖狄、薛平贵、李靖、岳飞等一个个惊险刺激的战争话本,确实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什么,还要人必须识字!

       俺们大老粗一个,只知道使刀子,知道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干的的体力的活,现在还要脑力的活!

       这不是要俺们这些大老粗的命吗?

       不行!

       俺们不想学。

       虽然强迫他们学习,可是他们没有多大兴趣。

       他们内心抵触。

       赵平也觉得与翠竹自己几个毕竟太小了。

       并且一边自己学习一边还要练功,给这些大老粗上课确实费力。

       关键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还没有功名!

       给人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赵平一直希望能够有一个通过发解试的举人来传授。

       同时来当这个保安团的“参军及主薄之类”!

       可是眼高天顶的文人好像没有兴趣。

       可是那个地方充满了铜臭。

       还是一个位置偏僻离县城很远。

       所写的诗也充满了铜臭。

       脱离我本文人的言情寄物诗之本色。

       更何况给一群贼配军当先生。

       太丢人!

       如果一个堂堂举人来到这里当先生,岂不是是为了一身的铜臭来当夫子呢?

       这是一种自降身份的举措。

       那些举人本来对俸禄还比较满意,可是一听是赵家庄三个字,犹豫几下之后还是摇摇头离开了。

       赵家庄的铜臭味太重了!

       袁学正向赵平推荐了洗星,其人琴棋书画都曾经涉猎,说书是他的专长!

       关键是此人年龄不大,仅仅二十岁左右,可以与保安团年齿相当,容易打成一片。

       他是通过发解试的举人。

       条件符合。

       而且家庭比较贫穷,无力再供养他读书。

       他现在无可奈何他只好在县城茶馆酒楼从事说书。

       此人文采斐然,口若悬河,在县城倒也小有名气。

       正适合给赵家庄当士卒的先生!

       唉,不过此人生性极为高傲,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来是自己师兄。

       可是怎样才能让这个才华横溢的师兄为自己服务呢?

       通过赵地打听,此人除了说书之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喝茶。

       赵平听说有这么一位师兄不禁大喜。

       可是此人非常高傲,怎么办?

       赵平一想,既然他喜欢喝茶,自己不如给他一个师兄从来没有见过的茶。

       他能够拒绝诱惑吗?

       赵云的表兄田亮是一个不入流快要破产的茶商,数着手指看看哪天关门。

       他的茶叶技术是给别人学的,但是只学到一半就被发现了。

       因此他的茶坊无论外观还是内质与对手有差距。

       现在他只能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占领茶叶市场。

       然而竞争对手说他的茶叶不正宗,是劣质茶叶。

       现在他的茶叶只有不断降价小茶馆及平民。

       但是他的茶叶除了人工制作成本,已经几乎没有利润。

       田亮在想办法转行。

       什么,赵平这个神仙弟子竟然也想在茶叶插一脚,太好,你真的是我田亮的救命菩萨!

       听起来不错,可是如何制作呀?

       什么,没有机器,赵家庄现在能够生产许多机器。

       如杀青机、揉捻机、炒锅、提香机也能够制作,只是制作出来外观难看,性能欠佳而已。

       但是,已经够用。

       这个当然需要赵平的指导。

       要求在早晨采摘嫩绿的茶叶,然后晾干、杀青、手工炒制、拼配观堆,最后包装。

       琴棋书画茶酒,赵平已经发明酒,但是与茶相比较,层次还差一些!

       娘亲听说赵平茶也出来了,而且还是别具一格的新茶,特地来观看品尝。

       娘亲一看,与变成碎末的煮茶相比,其外形如弱柳随风,色泽绿润整碎匀净。

       外观确实新颖,只是口感如何呢?

       娘亲看着这些新茶叶,一些犹豫不绝。

       好马配好鞍,赵平又发明了茶杯!

       好茶还要好水!赵平发明了用明矾去除水中杂质!!

       赵平太讨厌茶碗了!

       太讨厌水中的水垢!

       于是一种全新的品茶技艺诞生了!

       这就是把井水用明矾去掉水中杂质之后再烧开,放入一钱茶叶。

       用赵平专门在景德镇定制白色瓷器茶杯,冲入开水盖上茶杯盖子泡上半柱香即可。

       虽然简单,但是味道却是天然!

       不用加姜,不用加糖!

       只要略略掀开茶杯盖子,就有纯正清香之中恰到好处的栗香!

       饮用时滋味是先苦后甜之中鲜醇爽口!

       娘亲不由得闭目轻轻顿时感叹:“与煮茶各种怪味缠绕相比,炒青于醒神清香之中带有一种板栗香味;与煮茶浑浊油腻相比,炒青汤色清绿明亮;与煮茶细碎无章相比,即使泡茶完毕的残留的炒青叶底,依然展现它柔嫩匀整嫩绿明亮的纯天然本色。”

       这次娘亲没有要求赵平写诗,而是自己写了一首诗。

       “淡淡春色淡淡绿,弱柳无倚随风追。

       杯底嫩黄不是梅,满室栗香道茶味。”

       赵杰说出自已的担忧:“虽然主母喜欢这个新茶的味道,但世人习惯了煮茶,不知能否接受泡茶?”

       赵平点点头,说道:“叔翁担心有道理,是改变了饮茶习惯时候。”

       王文赋的岳父熊胖子是昌州有名的茶商。

       在昌元县大足县永川县都有自己的作坊。

       即使在整个四川,熊氏茶坊也排名在前四名。

       一个是成都府路嘉定任氏茶坊,还有一个是重庆巴南的庄氏的茶坊。

       另外一个就是泸州的梅氏茶坊。

       这两个茶坊本来是排名在熊氏茶坊的前面的。

       可是两个地方都受到胡人的洗劫,茶坊自然也无法办下去了。

       于是熊氏茶坊就成为整个四川最大的茶坊之一。

       田亮的田氏茶坊就是被他通过种种手段弄得快要破产了。

       现在赵家庄作坊竟然要把田氏作坊扶持起来,不是向他熊氏茶坊眼里塞进沙子吗?

       熊氏茶坊的总部其实是在昌州,也就是大足。

       昌元县部分就是王文赋的负责,他是熊氏茶坊昌元县作坊的掌柜。

       赵平扶持田氏茶坊,这简直就是在挖他心头之肉。

       不久,昌元县及昌州流传一种传说,说赵家庄在制作一种邪茶。

       这个邪茶非常邪恶,要把茶从琴棋书画酒茶剔除。

       茶文化从此绝矣!

       因为赵家庄的诗充满的铜臭,所以赵家庄的茶叶也充满铜臭。

       不但如此在名声大力抹黑赵平,而且王文赋还有后招。

       因为县丞刘昂及县尉税宁还有学堂教授王海都是他们的人。

       更何况刘昂掌控昌元县衙门。

       昌元县属于昌州管辖。

       昌州属于潼南府路管辖。

       提举常平司已经派出官员来昌元县。

       他们来不是好事,而是检查水利款项挪用。

       挪用是谁,是当今知县辛志才。

       而辛志才是支持赵平的。

       而且这个官员非常正直。

       他是一个认真的人,不达目的不罢休。

       形势对赵平一方非常不利。

       田亮垂头丧气,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条出路。

       然而没有想到,新茶叶还没有出世。

       对方已对通过种种手段把自己的茶定义为邪茶。

       邪茶,其名必然与邪恶相关,让人感觉恶心。

       他这个还没有出世的“儿子”就被对方弄死了。

       赵平听到田亮的眼浅汪汪的倾述之后,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

       对方不但有经济实力,而且也知道自己的新茶的弱点。

       那就是新茶没有名气,工艺的饮用法子确实与传统不一样。

       从传统角度而言,对方说自己是邪茶也没有错。

       自己就是要让天下人接受新茶。

       正如散文取代骈文一样,自己是就是要做敢为天下先的人。

       几天之后,昌元县与昌州也流传一个消息。

       赵家庄要举办茶与诗品茶比赛。

       而且彩头非常丰富。

       一等奖,花仙子十个。

       二等奖,花仙子皂十个。

       三等奖,仙皂十个。

       物质其次,关键是诗是出版,而且是让天下人知道。

       赵平把文人的心里全部抓住了。

       不但给你财,而且还给你名。

       这个名气太大了,是让天下人知道。

       天下人知道,这个太让人心动了。

       一些人不禁思考,赵家庄是如何让天下人知道。

       这个怕有些难度吧。

       不过,赵家庄的制作的物事已经是天下出名了。

       大宋、大理、胡人都知道赵家庄的物事好用。

       全部都是供不应求,并且赵家庄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吧。

       十天之后,茶商、文人聚集昌元县。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性,比赛邀请了昌元县权威人士。

       当然衙门的知县辛志才、县丞刘昂、县尉税宁以及学堂教授袁涛、学正钱绍、学录等人。

       还有一位在四川有名的品茶大师--南天。

       南天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爱好就是品茶。

       当然,他也是一位精通琴棋书画的大师。

       他还是严羽的第十代弟子,有小茶圣之称。

       这些都是文人中的文人。

       他们都是有品秩的官人,不会为铜臭就左右。

       辛志才一边忐忑不安当评委,一边打量南天。

       因为他就是提举常平司派来检查的官员。

       当然是检查挪用水利款项。

       熊氏茶坊为了保证茶叶名声,特此邀请了昌州最有名的煮茶大师-刘一手。

       刘一手不但是煮茶大师,更是品尝专家。

       刘一手不愧为点茶,众人只看见他熟练地操作。

       其一、烤茶,将团饼茶烤软;

       其二、碾茶,将烤软或蒸青好的团饼茶,用研磨磨成茶末粉,遇坚硬时可用曲柄小锯;

       其三、筛末,用茶罗细细筛取茶末粉,装入茶盒内贮存,用毛刷整理多余的末粉;

       其四、煮水,将釜置于炉上,加水煮沸,装入汤瓶;或汤瓶直接放于炉上煮水;

       其五、点茶,用茶勺取茶末,放入茶盏,用汤瓶注入少量沸水;

       其六、调膏,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水要喷泻而入,不能断断续续,水呈适中;

       其七、击拂,用"茶筅"边转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筅、击拂、泛花,使茶汤面上浮起一层白色浪花,众人称为“战雪涛”;

       其八,分茶,手提执壶,使沸水由上而下,直接将沸水注入盛有茶末的茶盏内,竟然形成两只仙鹤。

       其九、品茗,将茶盏置于盏托上,奉客,请评委品鉴。

       各位评委先看看他的行云如流水的操作,还有击拂的茶形,这个确实已经达到分茶最高境界,个个在纸上标注“甲”。

       接着他们把眼睛闭上,然后细细品尝。

       最后,个个评委还是在纸上写上“甲”。

       刘一手终于松了口气,这次他超水平发挥,无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是甲。

       这是人生的顶峰。

       他以后有可能再也不能达到这个高度了。

       熊胖子与王文赋也松了口气,他们的茶叶已经达到双甲。

       这是别人无法达到的境界。

       熊胖子、王文赋、刘一手不禁向赵地、田亮他们看去。

       熊胖子更加放心,他们没有请煮茶大师。

       也没有分茶工具,而且也只有两人。

       众位评委也一起向赵地他们看去。

       袁学正不禁眉头一皱,难道他们要放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