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才的构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世一制药的高成富既然敢带着文件来聘请临床实验团队,说明这款药已经完成了研发阶段,在为上市做准备。

       这就说明已经具备了现实意义。

       顾锦锡打开文件第一眼看到药物合成公式组的时候,就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款药物的基础合成技术是采用的智力健技术专利。

       这个老头儿绝对认不错,因为这几项技术就是他研究出来的,他本人也是这几项专利的拥有者之一。

       臭大街的智力健技术还有人敢用!

       顾锦锡内心百味俱全,那时的眼睛都湿了。

       什么感觉?

       天天被骂“你个万年死扑街,一辈子连外卖都吃不起”,突然有一天某位编辑大人亲热地拉着手说“你能成神,我看好你”。

       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滴。

       亲人呐!

       就是这种感觉。

       在老头儿的眼里,这款专注胶囊就是智力健的生命延续,也是他理想的延续。

       好像女儿意外去世了,外孙女还在,天然的亲近和怜惜。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他才放下诺奖大佬的身段,接下了学生才做的活。

       带着临时组建的团队抵达世一制药,第一时间他没有按正常流程开始药物制备、动物**实验,而是反复推敲演算药物合成组,进行晶脑模拟实验。

       不是临床团队的工作,但老头儿无所谓。

       他站到过时代的巅峰,也遭遇过人生的谷底,名利荣辱他都已看开,就算给他人做嫁衣也没什么,把这款药成功的搞出来,这辈子就不白活。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品,可以实现紫薇梦的神药,必须慎之又慎。

       当年的智力健他那么慎重,还出了错,这款药必须要更加慎重。

       研发团队提供的所有文件他都认真仔细研读计算,一步一步的推导,整体感觉是……天才之作。

       进入人体的药物迅速分解成游离子态,与氧气结合,通过血红蛋白输送到脑域,在超精准定位靶向技术支持下药物会进入大脑颞叶y3功能区,刺激神经元突触释放胞外生物电,激活大脑顶叶w2区、k15区等十三个功能区一级额叶前区p2、n5等十二分区。

       形成对控制人体专注力的3个一级分区,26个二级分区,312个下级分区的全面映射,从而使人保持高度专注度。

       精准的控制,天才的构想,更加难得的是,超精准定位靶向技术的改进应用理论上不会波及大脑的其他分区,好像精确制导的微型**,精准击中躲藏在千军万马的敌方首领,不会对身旁的卫兵造成一点影响。

       最难得的是,药物刺激神经元突触之后会与胞外生物电流发生反应,转化为化学递质,经过若干传递之后与死亡的神经元细胞结合通过代谢系统自动排出体外,不会留下任何残留,在理论上大大降低交叉神经刺激的可能,而不会产生任何后遗症状。

       最巧妙的是,药物好像深山禅院里的古钟,敲了神经元突触一下自行停止,阵阵的回音是大山的响应,药物以完成任务,悄然隐退。

       专注力会随着用药者自身情况的不同自行调整,表现为药物对每名用药者的效果都不固定,属于非强制性专注,用药者可以自我控制。

       好像看小说,想看就多看一会儿,不想看了,可以随时放下。

       这样的好处是无需考虑大脑保护机制的问题,就无需从基因层对神经元施加干预,就不会对基因进化造成影响。

       相当于在药物机制上避免了对基因的影响,给用药者加了双重保护。

       也就是说,这款药物不会造成基因改变,普通人和进化者都可以服用。

       天才的设计思路,让他这位诺奖大佬都叹为观止。

       这些思路零零散散的他都有想过,形成如此全面的系统性机制,还真没有想到过。

       联邦在脑域药品研发的顶级大牛,他都非常熟悉,很多都是他的弟子,也有几位同辈的老朋友。

       但据他了解,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领域里什么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位绝代天才,顾锦锡非常想见见研发团队的神秘领军人物。

       这款新药的专利是匿名申请的,高成富对这个问题也避而不谈,所以他现在也不知道是哪位行业大牛带的团队做出了这款药。

       无论是谁,都将永记史册、名垂千古,被后人所永远铭记。

       当然,这都是理论上。

       药物机制的设计思路是天才的,具体实现是另一个问题。

       想的再好,还得看实践。

       编辑再捧,写出来读者是否爱看,是另一个问题。

       顾锦锡就发现问题了。

       这个问题要不解决,别说名垂千古,不遗臭万年就不错了。

       跟自己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研究了十几天,终于拿出了一个可行解决方案。

       顾锦锡望着全息大屏,上面复杂的分子化合键结构图在以肉眼无法发现的速度一点点的变化着。

       想要把这个方案最终结果计算出来,手头的晶脑需要一万年左右。

       相当于没结果。

       标准实验室配备的晶脑计算力不足,这个量级的计算量必须要租用超算中心的晶脑集成阵列时序。

       这是一笔大开销,不包含在临床实验的成本预算之中。

       点了一下手机,顾锦锡翻出一个电话,阿里巴云超算中心主任。

       “老姜,我要跑个数据。”

       “呦,顾教授重出江湖啦,大喜事啊。”

       “你给安排一下,钱不是问题。”

       成本预算不包含,他就自己花钱,就算把几百亿的家底都砸进去也在所不惜。

       能助推紫薇联邦腾飞的划时代新药,不能用钱来衡量其价值,几十万亿、几百万亿都值得,自己身家要是不够,老头儿以准备好拉投资了。

       臭大街的诺奖大佬,也是大佬。

       这张老脸还是有些面子的。

       “怎么也要下个月,这个月的任务排满了。”

       老头儿直接挂电话,一句拜拜都不说。

       这是他的工作风格,工作期间不说一个字的废话;时间是生命,说废话是浪费生命。

       又翻企鹅云超算中心主任的电话,刚要打过去,身后有人说话。

       “顾教授,你为什么要跑数据?”

       顾锦锡回头。

       身后有个无敌英俊大帅哥,老头儿花白眉毛一动。

       又转过身,没搭理他。

       说废话是浪费生命。

       ps:药物机制那一段三四百字,你信吗,我用了三个多小时。

       百度不够用,我甚至上了知网下论文,我滴妈,难死我了。

       可是不编的像一些,心里就过不去。

       毕竟老顾教授是诺奖大佬,月黑对所有科学家都保持崇高敬意,那是最可爱的人。

       也是真正应该被崇拜的人。

       另,万年死扑街和编辑大人那句话是真人真事。

       死扑街就是月黑,编辑大人就是……的山上编辑大人!

       好人呐,业界良心!

       祝愿山上大人永远健康幸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