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236二十四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海瑞看着手中的文件,各地公社已经对乡绅们动手了。

       皇权不下乡变成了过去式,布政使司能掌控每个地方。

       当下除开没有剿灭的反贼以外,其余的隐患已经解决完毕。

       海瑞合上文件,各个公社的工作自己非常的满意、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

       解决了乡绅这座大山之后,公社的工作才能够正常铺展开来。

       深入群众之中,引导着群众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海瑞的制度讲究的就是团结合作,人是群居动物、而不是独处。

       资本是冰冷的、朋友是热心的,谁都不想当孤家寡人。

       海瑞回过神,望向四周坐满的科学学子。

       靠着顾宪成的人脉,才将他们全部召集到齐鲁的济南府。

       齐鲁的文艺复兴工作,海瑞是一直都没有忘记。

       优先级别都是第一位,确保民众的基本文化素养是跟着上。

       “见到了诸位,让我不由想起在赣地坐而论道的时候。

       如今我们来到了齐鲁、圣人的故乡,文化气氛更充裕。

       文艺复兴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也是维护我们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

       资本在我华夏不可能为所欲为,我们是有着千年文明底蕴的国度。”海瑞先行定调。

       学子们还是能够理解海瑞这句话,在华夏、商人就是肥羊的存在。

       只要掌权者想要羊毛或者羊肉,都能轻易的获取。

       至于那些门阀世家,他们会被愤怒的百姓给送走。

       总之资本很难在大明壮大,除非是有着无数人支持。

       “文艺的复兴,应该从历史中走出。

       我之前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故此我想要汇编24史,从史记到明史。

       相关的材料我已经借了过来,你们可以随意的调取。”海瑞说着自己的目标。

       “我们这是要编造明史了吗?”顾宪成询问着海瑞。

       “是的!虽说历史是由后人评价,但我们有着解释权。

       我们有必要把明史做得更加的详细,你们不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

       作为史官最重要的就是客官,绝对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思想。

       此事我已经上报万岁,也得到了万岁的支持。”海瑞补充着。

       学子们看着桌子上的书册,心想海瑞这是把翰林院的书搬空了。

       二十四史:西汉到东汉、从东汉到魏晋,再到后面的各个王朝。

       这项工作还是非常的庞大,著书的意义非常的重大。

       因为当下的历史是散装,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

       海瑞喝了一口茶水,能把二十四史提炼出来、也算是名留青史。

       后人学习历史更加的方便与快捷,对各个王朝有着简短的了解。

       海瑞是想要用历史警惕世人,历史的教训只多不少。

       “我给你们分了一下组,一组编造明史、二组负责唐宋元明的历史。

       三组负责唐朝之前的历史,四组汇总各组的资料。

       五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编造各个年级的历史课本。”海瑞吩咐着众人。

       顾宪成感觉眼前一亮,要是能入课件、证明着自己们所做的就非常有意义。

       海瑞的目的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牢记历史的教训与使命。

       因为无论当朝如何的发展,始终都能在曾经的历史、找到相似的轨迹。

       一旦忘记历史的话,有些灾难必然会降临。

       “山长!我认为我们的人手严重不足!”钱一本直言道。

       “我知道你们的工作压力,所以此次朝廷是支持的态度。

       各类的史官都会过来协助我们的工作,同时我会从其它地方召集人手。

       你们要做的可不仅仅是历史,而是整个教育体系!

       从历史课件到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等,我们要做个总纲。”海瑞停顿一下。

       “之前闽地的那一套教材,现在已经无法适应我们的体系。

       我们培养的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具有灵魂的人。

       我也想海都最大的图书馆借书,供你们能够找到更好的素材。

       往后这些课件都会更新,保持与我们的体系一致。”海瑞心中有个宏伟的目标。

       海正创建的课件都是东拼西凑,没有一个总的纲线。

       后来慢慢的更新,但也缺乏了灵魂。

       海瑞是要推翻海正的那一套,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就证明自己的理念是主流。

       “我们是以什么风格去书写?”钱一本知道海瑞有自己的那一套。

       “当然是白话文!不需要写的有多华丽,总之要让人一眼就能读懂。

       这对你们而说,也是减轻了很大的工作量。

       像是那些课件的话,一样要实行白话文、不要弄得太复杂。

       我们和初学者不同,他们厌恶读书、乃是我们的课件太过于深奥。”海瑞回想自己当教谕的时候。

       四书五经令人头疼,但不背又不行、要不然一辈子就是劳累的命。

       现在四书五经差不多废掉了,课件上很少有着这些题材。

       海瑞作为教谕,更注重于让学生们专注于学习中。

       如何实现这一点?那就要在教材上下功夫了!

       “我们是否还要解读二十四史?”某个书生提问道。

       既然海瑞要白话文的话,原先的历史是不符合条件的。

       众人只能将其通篇翻译,以白话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海瑞点着头,过于华丽的史册、对于只想了解的人来说很痛苦。

       目前市面上的九层书籍,都是过于复杂、难以解读。

       要是全部白话处理,相信大明会新增许多读书人。

       正好符合海正之前提倡的,繁体字简体化、把读书的门槛拉低。

       只有更多的人读书了,才能够一步步提高读书的门槛。

       学子们听着海瑞的概述,内心是多了一些敬佩与赞叹。

       现在的读书门槛非常的高,没有名师带着、基本上学不进。

       名师不仅要负责讲课、还要负责翻译、引经据典,总之非常的麻烦。

       “古人之所以提高读书的门槛,乃是堵死寒门上升的路。

       这一点是要不得的!我们要打开这条路,让更多的寒门变成豪门。

       有了这么多的豪门,那些老牌世家就没有对我们宣战的资本。

       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官,也会被这些寒门子弟迅速取代。”海瑞喝着茶水讲解。

       科举的创立,证明着皇帝是有心让那些寒门去取代旧派豪门。

       门阀世家是怎么应对?当然是提高读书的门槛、让寒门滚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