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堡宗,我又来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幼军征战沙场如天神下凡,在塞外立下赫赫威名。

       镇北军被赵牧和白庆之管理得井井有条,就等洗脑结束后,放到土尔扈特部的区域,并以此吸引癿加思兰的畏兀儿部和巴图尔厄特的准葛儿部的普通百姓归附。

       土尔扈特部的库尔岱上书请求迁住河套地区,如哈密地区的畏兀儿等部落一样,由大明管辖军政,土尔扈特部朝贡、交税。

       此事朝堂在议。

       哈密那边,因为把塔木儿率领沙州卫和王庭护卫跟随太子殿下亲征,配合镇北军立下汗马功劳,加上平日里参政表现良好,弩温答失里已经放权。

       大概会在景泰十八年上书请求大明册封把塔木儿为忠顺王。

       把塔木儿上书,请求大明在哈密设立都司,由大明遣武将担任都指挥使、都指挥使同知,辖领沙州卫、哈密卫、赤斤蒙古卫。

       这是把塔木儿为了忠顺王的王位,在给大明表忠心。

       也是吓着了。

       把塔木儿从没见过东宫幼军这般天下无敌的火器部队,们心自问,仅仅是这一万东宫幼军,就可以横扫整个哈密地区。

       关于此事,朝廷暂时没表态。

       哈密都司肯定要设立。

       但都司只是军事方面的掌控,还需要政治方面的进一步掌控,所以需要设立布政司,可一旦设立布政司,意味着忠顺王被架空。

       这事吧……

       大明不好意思主动提。

       别人已经很温顺了,你还咄咄逼人,有损我大国仪态嘛。

       还是得让把塔木儿或者弩温答失里主要请求。

       不管怎么说,只要大明不再出现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动荡,哈密地区变成大明固有疆域,都是迟早的事情,而这,是因为太子的东宫幼军去哈密亮了肌肉。

       属实是杀猴儆鸡了。

       反正一句话,现在的朝堂文武百官,对才十八岁的大明太子朱见济,不少人已经生出盲目的崇拜感了,觉得大明太子就是下一个大明太宗。

       甚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朱见济在大朝会上提出幼军要继续扩军时,工部、兵部和户部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要火药钢铁?

       给!

       要兵员?

       给!

       要钱?

       呃……这个真没有。

       大明还是很穷。

       朱见济一听户部没钱,也没多说什么,沉吟着道:“开海诸事,拟定在景泰十八年的上元节,之后我大明官商和民间商人,会广开海路,为外邦带去我大明的丝绸、茶叶,同时,也会带去我大明对外邦的‘礼仪’,为了确保我们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我大明必须有相应的国之利器,可以在我大明的商队在海外受到不公待遇时,能‘王师万舰扬碧波,将军佩剑闯敌宫’,所以幼军扩军势在必行,不过孤知晓户部的为难,所以此事暂议,且先说说海路的问题,为了确保海外贸易的顺利,我大明海军必须清除海上的倭寇、海盗,所以上元节后,孤要亲率大军,去将盘踞在台湾及周边岛屿的的诸多倭寇、海盗连根拔除,兵部、五军都督府早做准备。”

       开海的事情为何会拖这么久?

       原因多方面的。

       一方面,士族本来就掺和了海外走私。

       后来朱见济去福建平叛后,朝廷严厉打击海外走私,士族们没办法,在王文的带领下,一些豪门花了一百万两,从朱见济手中买下海外贸易的资格。

       结果……

       刚海外贸易了一趟,大家才赚回本钱的十分之一,朝廷却说开海禁。

       开了海禁,谁还跟着太子去继续让他剥削啊?

       大家又不傻。

       肯定是要自己组建商队。

       可如此一来,就意味着之前给太子殿下的一百万两打水漂了,大家被太子殿下抢劫了。

       加在一起,上千万两!

       就这么被太子殿下给活生生抢走了。

       士族当然不甘心。

       所以一直不想开海,结果太子东宫幼军一亮肌肉,加上唐氏外戚和文官集团被打压了,士族们很快认怂。

       因此别看太子殿下天天哭穷,肯定还有钱。

       朱见济也是心里苦。

       他有个屁的钱!

       东宫军研院,吞金兽。

       东宫的幼军,吞金兽。

       大明皇家银行,需要大量储备金。

       大明皇家电力公司,又需要大量资金。

       他是真没钱。

       因此和谢晚、范彪约定的十年之期没到,他也不得不准备对台湾下手——堡宗在那边应该攒了不少家底。

       是时候去捞一笔了,而且正好打下台湾,为海外贸易保驾护航,同时可以发展海军。

       一箭三凋。

       文武百官听朱见济说要亲征台湾,心里顿时犯滴咕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现在国内已经有传言,福建平叛时,堡宗陛下其实逃走了,就在台湾,只不过大家都认为那是假的堡宗。

       不管外面的真假,反正在太庙被太子手刃的那个肯定是真的。

       现在太子殿下要亲征台湾……

       岂非侧面证明,在台湾的那个传言中的男人,就是大明堡宗。

       要不然区区弹丸之地,殿下何必亲征。

       有点意思!

       九卿之中已经有人猜到太子殿下的意图了。

       撵着堡宗打。

       看罢,出征之前,台湾那边肯定会有消息传出来,说堡宗出现在台湾建立小朝廷,欲要立国。

       这样大明就能正大光明的重兵出击。

       然后把堡宗撵到交趾去。

       大明再发育几年后,堡宗又在交趾搞事,然后大明再重拳出击!

       太子打的一手好算盘。

       虽然猜到了真相,不过当下的朝堂九卿之中,哪还挂记堡宗。

       就连刑部尚书陈汝言都在想着弄死假名叫石东山,真名叫石后的石亨余孽,以洗白过去,安心的当九卿。

       还视堡宗为天子的只有一个兵部尚书于谦,而于谦又是帝师,他只能继续中立。

       中立就够了!

       所以朱见济一说要在景泰十八年亲征台湾,九卿都出列表态支持,这样的情形,于谦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

       于是朱见济给九卿布置作业。

       下大朝会时,和朱见济并肩走在去乾清殿的路上,朱见济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堡宗在台湾看见自己出现在他面前的愕然神情,心情大爽。

       忍不住哈哈大笑。

       堡宗,你就活该!

       没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