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坐奉天而听天下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在乾清殿可以随心所欲。

       但到了奉天殿,要拿捏太子风度,尤其仁宣之治后,儒家思想回归,一个在朝堂上独立特行的太子会让那群读书人鄙弃。

       再者,今后登基后会有起居注,朱见济也不想让后人嘲笑。

       所以该学的就得学。

       是日学了个大概。

       第二日刚过五更,朱见济还在睡梦中,被戴义唤醒,睁开惺忪睡眼,刚想呵斥几句,转眼想到今日要去大朝会,顿时没了睡意。

       甚至有点兴奋。

       人生第一次啊……

       老子即将坐奉天而听天下事,人间多少百姓的悲欢离合,皆在老子一言之间。

       稚嫩的双肩,将担起整个天下。

       爽!

       男人嘛,就该在朝堂上挥斥方遒,权定乾坤。

       兴奋之余,又有点紧张。

       不用想,这段时日大小朝会的焦点是夺门之变的后续,包括对孙太后、堡宗和石亨等人的处置问题,会有各方势力的人跳出来唱戏。

       是杀人不见烽烟的战场!

       文华殿没有宫女。

       不过因为陛下下旨,让太子殿下去辅政,要参加大小朝会事宜,涉及梳洗更衣之事,需要由心细的宫女负责,是以昨日杭皇后调了两名心腹宫女过来。

       由齐老爹和她们一起侍候朱见济更衣。

       老太监齐老爹在宫中混了一辈子,也没捞着什么官,但懂的多。

       朱见济才九岁,还没开始留发,明朝皇子和百姓一样,在十岁之前,都剃光头,“如佛子焉”,平日里戴玄青绉纱的瓜拉帽。

       今日第一次去大朝会,穿衮冕九章服。

       以示隆重。

       冕冠,玄表硃裏,前圆后方,前后各九旒,每旒贯穿九颗玉石,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纩充耳,用青玉。

       袞衣,龙在肩,山在背,火、华虫、宗彜在袖,每袖各三,为五章;下裳四章,藻、粉米、黼、黻各二。

       穿戴整齐,朱见济随口吃了些糕点垫了下肚子,领着戴义直奔奉天殿。

       ……

       ……

       文武百官到了奉天殿,眼角余光一看,心里都哟了一声。

       今天好像不是什么重大日子吧?

       陛下竟然穿了十二章衮服!

       又看见身着九章衮服的太子殿下,恍然大悟过来,陛下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群臣,今天起,太子殿下辅政了。

       如此重要的日子,当然要穿衮服!

       其实众臣有点懵。

       陛下还不到而立之年,正是龙精虎壮对权力的欲望最为强烈的年纪,却让太子辅政来分权,怎么着都有点不合常理。

       何况太子殿下才就九岁,能辅什么政?

       大明的臣子真的长见识了。

       好吧,其实也能接受,经过一两日的发酵,朝野已经无人不知太子殿下平乱石亨的风采。

       甚至手刃石亨。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自陛下病重后,太子殿下像换了一个人。

       其行事作风,当得起国本二字。

       辅政就辅政吧。

       好事。

       不过一些守旧文官势力并不这么认为,如此强势的未来国君,到时候因为蛋糕分配和咱们起了冲突,还不把咱们拿捏得死死的?

       一些人又有了小心思。

       如果上皇这一次不被牵连,就将是掣肘朱祁钰父子最有力的工具人。

       同时也在思忖一个问题:石亨作乱,兴安和朱永从外地调兵如京畿,适时陛下卧病在床,而太子殿下没有军马调发权。

       这里有没有违规操作?

       如果有……

       那就是谋逆!

       先弹劾他丫的,让太子殿下第一天辅政就出个大丑再说。

       行礼之后,鸿胪寺官员出班,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

       这些人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如果朱祁钰要召见,那么入殿觐见,如果朱祁钰不见,则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

       朱祁钰微微摇头。

       然后是边关奏报,如果有,便先行呈上。

       今日没有。

       重头戏终于登场。

       朝臣奏事!

       随着兴安尖锐着嗓音喊了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文武班列里,同时响起几声假咳嗽,显然是有好几个大臣要出班奏时。

       鸿胪寺卿正心里一咯噔,看这样子,今天这大朝会有点热闹。

       急忙出列道:“请于少保——”

       假咳嗽的臣子中,于谦地位、声威最高,鸿胪寺卿自然要让他最先启奏。

       不料朱祁钰轻声道:“朕先说一事。”

       鸿胪寺卿急忙退回去。

       朱祁钰扫视一眼群臣,最后将目光朱见济身上,朱见济年幼,朱祁钰心疼儿子,担心他在大朝会站太久累着,所以赐座。

       朱见济神态淡然,就好像是来听课的。

       朱祁钰心里有些得意。

       小兔崽子第一次参加大朝会,没有怯场。

       果然是老子的种。

       道:“朕自躬于先农坛归来,身体屡感不适,需养身心以怯恙,然家国大事不可一日懈怠,太子见济,御史张鹏善教之,多誉之辞,太子幼以华昭,亦怀定军之才,可为朕分忧,即日起,各部章折,经内阁至乾清殿,抄送文华殿,太子可章之!”

       这话说得很传统。

       说人话,就是说老子病了,要多多休养,但国家大事不敢怠慢,而老子的太子年纪轻轻,就有文韬武略,从今天起,开始辅政。

       结尾没有问群臣的意见,就是明确的告诉大家。

       这不是商讨。

       是圣旨。

       无可更改!

       能站到奉天殿的都不是傻子,今天这状况,谁都看得出来,太子辅政的事不可逆,这个时候你跳出来唱反调,深恐朱祁钰收拾不了你?

       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部哗啦啦跪下,高呼陛下圣明。

       而有的人则在冷笑。

       现在太子辅政有多风光,等下被弹劾的时候就有多丢脸,到时候看陛下你要怎么收场!

       此事盖棺论定。

       朱见济起身,对重臣微微弯腰行礼,面色平静的道:“孤本年幼,当于春华灼然之时秉学于东宫,以济我大明风华,然陛下有诏,不敢违,亦愿尽忠孝之心,侍奉天而听天下事,为大明鞠躬尽瘁何所惜,望诸卿督之。”

       此言一出,朱祁钰面无表情。

       心里乐开了花。

       好小子,会说话,这气势这腔调这言辞,把太子气势拿捏得死死的。

       老子果然生了个好儿子。

       群臣则是惊讶。

       太子这番话……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过也有人不服。

       这话肯定是张鹏教的。

       有人看向张鹏。

       发现张鹏仰首看天,脸上藏不住的得意。

       看见没……

       这么牛逼的太子,某教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